全站搜尋

info
keywords
Search Result (1377)
  • 2022年12月號國際貿易情勢分析
    01.18.2023

    提供國貿局之「2022年12月號國際貿易情勢分析」予各位會員參考。   ➢ 我國整體貿易表現: ✓ 2022年11月出口361.3億美元,減少13.1%(與上年同期相比,以下同)。基於全球通膨與升息壓力,終端需求持續萎縮,尤其中國大陸生產活動受到疫情政策干擾,需求減緩更為明顯,導致我國出口連續第3個月下跌,且跌幅較前兩月擴大。 ✓ 2022年11月進口327.0億美元,減少8.6%。由於國際原物料行情除原油外普遍回跌,景氣前景欠佳令廠商態度轉為審慎,進口亦呈現衰退。 ➢ 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表現: ✓ 出口方面,2022年11月我國對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大陸、東協、美國、日本、歐盟)之出口,以對中國大陸出口減少23.6%跌幅最深,其次為歐盟減少16.4%,美國減少11.3%,以及東協減少4.5%;惟對日本出口成長15.0%,主要是電子產品的支撐。 ✓ 進口方面,2022年11月我國自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大陸、東協、美國、日本、歐盟)之進口表現,以自中國大陸進口減少23.7%跌幅最深,其次為日本減少12.3%,東協減少6.6%;惟自美國進口成長14.5%,歐盟成長7.8%。   ➢ 我國主要貨品之貿易表現: ✓ 2022年11月我國前10大出口貨品中,以電機設備及其零件(HS85)出口186.9億美元金額最高,其次為機械用具及其零件(HS84)出口52.2億美元。以變動情形來看,受到中國大陸需求減緩的衝擊,傳產需求受挫,以鋼鐵(HS72)減少45.5%跌幅最深,其次為有機化學產品(HS29)減少40.2%。 ✓ 2022年11月我國前10大進口貨品中,以電機設備及其零件(HS85)進口93.3億美元金額最高,其次為礦物燃料(HS27)進口56.9美元,機械用具及其零件(HS84)進口56.2億美元。以變動情形來看,以鋼鐵(HS72)減少42.6%跌幅最深,其次為有機化學產品(HS29)減少31.4%。   檔案下載: 2022年12月號國際貿易情勢分析

  • 【低碳製程案例分享】升級四大智慧工具,中台資源解決產業第六缺難題
    01.13.2023

    因應全球經貿環境快速變遷及美中貿易衝突,產業應加速朝 創新化、智慧化、高值化發展,為支持國內中小企業升級轉型, 提升競爭力,經濟部於108年6月推出「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協助企業轉型升級。 資策會低碳製成計畫推出至今,在產官研三方合作之下成果斐然,推進臺灣企業高值化,並運用我國在高階人才、資通訊、半導體、物聯網及人工智慧上的優勢,成功輔導轉型,與企業攜手邁向下一哩路。 以下提供成果案例分享: 升級四大智慧工具,中台資源解決產業第六缺難題 【前言】 國內半導體大廠的擴廠,以及台商回台投資,導致台灣產業出現「第六缺」──處理工業廢棄物能量的問題。因此,多年來提倡「廢棄物變黃金」的中台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台),積極建置具綜合處理機制的新廠,回應國內業者事業廢棄物處理的需求。中台新廠進行了哪些面向的智慧化升級,得以在2022年甫一投入營運,即取得台積電訂單?又提出什麼樣的全方位循環經濟解決方案,實現「利用厚生」與「城市礦山」的企業理念? ◈中台為全台第一家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民營廢棄物處理機構,一、二、三廠於建廠同時皆建置環境教育設施,宣傳環境教育不遺餘力。圖為斥資上千萬、甫於2022年落成的一廠環教場域,入口處吸睛的多媒體環景投影。 申請加速投資行動方案 解決產業第六缺難題 「國內對廢棄物的管理法規非常嚴謹,必須按法律規定做聯單申報,包括產出哪些廢棄物、委託哪家清除公司清運、送到哪處理……」,中台總經理張啟達道出產業的難題,過往製造業者除了要尋找能配合的處理業者外,清運過程也需派人隨車,以防清運業者隨意傾倒廢棄物而連帶受罰。 向來以「創新技術造經濟,珍惜資源永循環」為核心價值的中台,看到了產業的痛點及面臨「第六缺」難關,構思建造一套含括一、二、三廠的整合性系統,其中新建的一廠為綜合處理中心,收受廢棄物種類繁雜,因應處理方法較多元,因此導入倉儲式管理,並建置實驗室及中控室,以資源化和能源化作為處理核心,提供產業完整多元的廢棄物處理一條龍服務,為此次升級的重中之重,為加速實現,以此提出「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申請。 升級後的一廠於2022年3月正式加入營運行列,結合二、三廠的設備升級,整建出以原料化、資源化、能源化為核心技術的「能資源整合價值鏈」系統,將其廢棄資源物轉化成資源與能源,讓事業廢棄物重新變成可利用的材料,為電子、化工等產業提供全方位循環經濟解決方案。這正是甫營運即獲得國內指標型大廠長期合約,繼4、5月間拿下台積電廢棄物處理訂單後,其他大廠如台塑訂單陸續湧入的關鍵所在。 設立3座廠 打造循環園區 「我們並非追求處理所有的廢棄物,而是希望自己成為循環園區」,張啟達進一步以3座工廠的定位及特點,來說明中台的循環經濟解決方案: 一廠建置結合焚化發電、固化、化學、洗淨等處理機制的綜合處理中心,以資源化和能源化作為處理核心,完整多元服務,一站式解決客戶痛點。 資源化的部分,是在廠內進行底渣再利用,焚化後的飛灰持續進行無害化的處理,過程產出的水會做回收,煙囪的二氧化碳排放會持續朝向淨零碳排的方向處理;無害底渣的利用,則與具工程材料專業的臺灣營建研究院長期合作研究,以一定配比的水泥及摻料均勻混合處理,生產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再生粒料及水泥塊等產品。能源化的部分,將焚化產生的熱能回收進行發電,亦即收集蒸汽去推動渦輪機發電,發電量約4.5MW,主要自用,餘電售電給台電。 二廠為廢照明光源資源化處理廠,採用自行研發的負壓回收處理設備,其中汞加溫到600多度,再將汞蒸氣冷凝後精鍊,如此回收的汞可達到高回收比例及高純度水準,並回收玻璃、鐵、鋁等物料。回收製程之廢氣,經過袋濾集塵器除塵及活性碳吸附設備除汞。張啟達提到,汞的回收製程要特別嚴謹,因為對人體危害最大,所以對作業環境、空汙排放與周界都會進行監測。 三廠為廢印刷電路板資源化處理廠,採零廢棄全循環的處理流程,將廢印刷電路板進行乾式及濕式物理性破碎程序後,送入水搖床分選,利用比重的差異將銅與玻纖樹脂分離,產製出高純度銅粉及混凝土摻料,兩者皆為產品為零廢棄全循環的處理流程。 一廠綜合處理中心,結合二廠回收汞及熱裂解回收貴金屬,及三廠全循環零廢棄回收金屬銅,整合建構出中台的「能資源整合價值鏈」系統,形成循環園區,提供產業全方位循環經濟解決方案,張啟達精簡言之。 ◈再生產品,如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再生粒料及水泥塊等產品,可應用於土木工程。 導入智慧化工具 四大面向升級 在中台落實永續所打造的循環園區裡,究竟導入哪些產業界看重的智慧化工具?又具體提出什麼樣的循環經濟解決方案呢?中台積極推動改造升級的智慧化轉型,包括4大面向: 首先是設置在一廠的實驗室與中控室,前者建置資訊系統,辨識收進來的廢棄物組成成分,以及蒐集進料、配料、排放的各式汙染物資訊,做最適化處理,張啟達指出,「我們將廢棄物視為錯置的物料,所以用實驗室做成分分析,以便後續的再生利用」。廢棄物的成分屬性不同,無法一同進料,必須掌握其特性,有些可能需與其他物料做組合、配料,「這是中台的關鍵Know-how,必須建立自己的大數據與處理的經驗」。    ◈建置資訊系統的實驗室,辨識收進來的廢棄物組成成分,及蒐集進料、配料、排放的各式汙染物資訊,以建立中台的關鍵Know- how。 中控室則建置CCTV及自動連續監測設備(CEMS),並控制整個焚化過程各系統設備的操作狀況。實驗室與中控室的資訊相互回饋、相輔相成,對投料的判斷、大數據的建立有很大的助益。   ◈中控室建置CCTV及自動連續監測設備(CEMS),控制整個焚化過程各系統設備的操作狀況。 二為ERP物料管理系統,因應一廠收受廢棄物種類及代碼較為繁雜,且處理方法較多元,而導入智慧倉儲式管理方式,結合條碼技術與客製化ERP系統,提升進貨、入庫、盤點、移庫及領料等作業之準確性與即時性管理,實現物料定位和定量管理、減少人為錯誤、杜絕浪費,以提高作業效率與品質,並有助於掌握再生產品生產過程的可追溯性。 三是清運車輛裝設車輛軌跡監控圖台及4具行車視野輔助系統,一方面是安裝環保署全球衛星定位功能(GPS)結合雲端資料庫,讓業者可透過手機監控清運業者是否確實將廢棄物送至處理機構,有效掌握事業廢棄物流向;另一方面也為解決大貨車行車視野死角的問題,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四為事業廢棄物清運處理平台,這是結合企業客戶、清運與處理業者的策略聯盟,與AI智能媒合、智能排除清運推薦與車輛排程、大數據分析管理等的AIoT數位化平台「大云永續平台」,期望國內廢棄物都能獲得妥善的處理。 上列智慧化的設備工具建置,不啻打造中台自身的循環園區,也為國內產業邁向淨零時代構建出確實可行的循環經濟解方。       ◈總經理張啟達表示,「我們將廢棄物視為被錯置的資源,讓它盡可能地資源循環」,致力發展循環經濟。   淨零碳排三步驟    邁向共存共榮大未來 未來中台將持續提升廢照明光源的資源化再生比例,此後3年將從目前的9成提高至9成5以上;並將廢印刷電路板製程中產生的銅粉純度持續提升,從80%提高至99%;此外,研發及規劃飛灰資源化、水回收及碳捕捉再利用等項目,以促進循環經濟,邁向淨零碳排目標。 對於淨零碳排的落實,張啟達道出中台的步驟,「第一步將自己製程的節能措施做好,第二步靠發電來折抵碳排放,第三步進行碳捕捉」。一廠的環教設施裡,一顆偌大的地球,昭示中台投入循環經濟的初心與理念「利用厚生」,希望充分發揮物質的功用。張啟達表示,「我們將廢棄物視為被錯置的資源,讓它盡可能地資源循環」,因此致力追求永續,推展循環經濟,與社會及地球共生共榮。 2022年中台發行了第一本《永續報告書》,履行「妥善處理廢棄物, 保護自然環境; 資源回收再利用, 推動循環經濟;創造企業價值, 促進社會永續發展」,揭露環境、經濟及社會(ESG)三重關鍵職能, 希望踏實地為台灣這塊土地奉獻一點心力。同時,響應政府推動循環經濟與淨零碳排政策,中台將持續提升廢棄物資源與能源化處理能量,期望為創造經濟與環境共生共好的社會做出貢獻。 參考來源:文章內容係由中台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訪提供,採訪時間:2022/11/2。  

  • 本會本(112)年度接受國貿局補助,辦理國際商展及建置國家形象館(區)公告
    01.13.2023

    本會本(112)年度辦理國際商展計畫,國貿局核定補助之計畫內容如下表,補助金額共計新台幣897.7萬元。 依據「辦理推廣貿易業務補助辦法」,受補助單位應將5成以上補助款依攤位數規模回饋參展廠商。 獲補助款之廠商應填具領據,本會據此向國貿局辦理核銷。 本會本(112)年度辦理國際商展建置國家形象館(區)公告計畫,接受國貿局補助,國貿局核定補助之計畫內容如下表,補助金額共計新台幣91萬5千2百元。 展覽名稱 時間 地點 攤位面積 核定補助金額 越南河內國際工具機暨金屬加工設備展 10/11-10/13 越南 河內 225 M2 91.52萬  

  • 【低碳製程案例分享】新建AIoT廠房,博竑食品將台灣美味推向國際市場
    01.13.2023

    因應全球經貿環境快速變遷及美中貿易衝突,產業應加速朝 創新化、智慧化、高值化發展,為支持國內中小企業升級轉型, 提升競爭力,經濟部於108年6月推出「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協助企業轉型升級。 資策會低碳製成計畫推出至今,在產官研三方合作之下成果斐然,推進臺灣企業高值化,並運用我國在高階人才、資通訊、半導體、物聯網及人工智慧上的優勢,成功輔導轉型,與企業攜手邁向下一哩路。 以下提供成果案例分享: 新建AIoT廠房,博竑食品將台灣美味推向國際市場 【前言】 飄香近40年的鄧師傅功夫菜,是陪伴許多高雄人成長的味道。這家擁有眾多分店的知名中餐連鎖品牌,獲選為亞洲66家特色餐廳、台灣十大美食名廚新秀、高雄十大特色伴手禮,10多年前已經設立了中央廚房,販售真空冷凍食品,從餐飲到食品,是台灣餐飲界的先行者。在疫情期間更是逆勢成長,新建的食品智慧製造廠如何透過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將台灣美食再升級?對於中式餐飲市場有何想像?如何布局海外,進軍國際市場? ◈鄧師傅功夫菜廚藝總監鄧至廷將西餐邏輯導入中餐,下一步將台灣美味推向國際市場。 將西餐邏輯導入中式料理 創立於1984年的鄧師傅功夫菜品牌,以滷味攤起家,隨著客人啤酒配菜、飽腹的需求,走向牛肉麵館,再發展成以自助餐型式呈現的館子菜,可說是buffet的前身,在1980年代是一大創舉。「我們持續在改變」,2001年返台的鄧師傅功夫菜廚藝總監鄧至廷牢記父親的話:「中了客人的心意,才是好功夫」。 留學美國的鄧至廷,在加拿大讀完高中的他原想學電腦資訊、程式語言,那年暑假跟著大阿姨去了一趟拉斯維加斯,見識到賭城裡的繁華及蓬勃興盛的餐飲業,「餐飲業原來可以這麼迷人、有趣」,這才下定了他的餐飲之路。 大學學的是餐飲管理,於留美期間學了義大利菜等西式料理,返台後才學習中式料理,跨足中、西方不同的餐飲文化,他觀察到「西餐吃創意、吃想法,中餐吃技法」,後者很講究廚師個人的手法,「頗有一種英雄主義的概念」。 他吸取西式料理重視拆解、邏輯的概念,將這概念帶入中餐裡,例如下食材的順序對料理風味的影響,有助於他對中式料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引發他的思考,「食品安全很重要,對於技藝的保留也很重要,那要如何傳承老師傅的技藝呢?」他將這個問題惦記在心。   ◈鄧至廷不只要做好菜,更希望為客人提供有溫度的「家庭菜」。圖為招牌的冷凍食品──豬腳。 結合廚師與餐飲管理專長 推動發展與轉型 接班父親創立的餐廳,他想改變一些餐飲業的固有印象與作法。例如一改過去只以做好菜為目標,更重視為客人提供有溫度的「家庭菜」,而既然定位為家庭菜,招募員工的時候,首重的就是要愛家。有家庭經驗的夥伴,才更能感同身受地站在客人的角度,經營到位的家庭餐廳,「因為員工對於消費者能夠感同身受,這對後來販售年菜也有很大的幫助」。 同時,在店內也開始有了新的管理模組,譬如導入雲端POS系統,希望能將中式餐廳導入麥當勞模式,如此一來,數據收集分析的確詳細了許多,且更加即時、易懂,但看得到數據,卻看不到數據背後的東西,「那是與消費者連結的東西」。於是他進一步思考「經營餐飲服務,最終落在服務」,設法讓消費者感到賓至如歸,例如熟客來宴客時跟他聊兩句,讓他在客人面前展現很吃得開的感覺,話要說到心坎裡。 結合廚師與餐飲管理的專長,他推動鄧師傅的諸多發展與轉型,包括從現今忙碌的消費者要拜拜卻無暇準備供品的需求,衍生真空冷凍食品;桌菜推出的時間早於7-11的年菜,隔年搭其行銷推廣的順風車,取得不錯的成績。   ◈甫落成的博竑食品新廠,位在高雄大社區,正在為拓展外銷市場的產能做準備。 加速投資行動方案 協助邁向智慧新進階 目前鄧師傅旗下經營餐廳與食品兩大部分,前者包括餐館及外燴,後者以真空冷凍食品為主,但兩者長期面臨共同的問題是缺工,於是在2016年成立博竑食品之前,鄧至廷總監便花了8年的時間來思考如何將科技工具導入製程,但當時土地、廠房、設備等條件尚未具足,於是先設置了前店後廠的小型中央廚房,暫時因應真空冷凍食品業績的增長;而因為冷凍食品大受好評,後又投入電商的經營,讓全台消費者都可以買得到。 隨著電商經營有成,營運規模的擴大,加之開創新市場,很快地產能不足、現有設備不敷使用的問題浮上檯面,興建智慧化食品廠的需求迫在眼前。導入智慧化工具實際上有許多的困難,「我想建造的智慧食品廠,國內沒有先例,後來終於找到願意嘗試與配合的智慧央廚規劃團隊」,鄧至廷認為既然要做,就要做到自己心目中滿意的品質,於是決定申請「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最終呈現願景便是這座AIoT的智慧工廠。結合溫、濕度等感測器、物聯網、智慧化流程及人機協作的產線,甫投入營運,產能僅開到30%,與去年同期相較已倍數增長,預計未來產能將擴增8倍。 善用AIoT完善規劃 讓餐飲走向智慧製造 實際走入博紘的智慧廠房,更能真切體會到鄧至廷的思考與規畫有多細緻。「餐飲服務業,服務業需要人,餐飲是製造,我更多的思考是如何讓餐飲走向智慧製造,將人做有效的運用」。鄧至廷帶我們穿著防塵衣與鞋套,參觀2022年7月甫落成的食品廠房,1樓是冷凍庫與清洗區,2樓為成品包裝區,3樓生產加工區,各區設備裝設感測器,監測溫度、濕度,夜間除濕、紫外線殺菌,連結到手機上可即時掌握食品廠狀況。此外,還有一處實驗室,專責將每批進貨的食材進行檢測,同時也在商品生產完成後確認商品的品質跟安全性,在每一關都時刻把控食品安全。 高溫殺菌箱導入物聯網,在手機上只要檢視曲線圖,即可確認溫度有持續達到80度的高溫確效,減少過去人員抄錄的失誤與2次抄錄期間的變化無法掌握的問題,工作人員也不必等到設備殺菌完成才能下班。 又如肉品分切的工作台設定肉品所需的4度C低溫,側邊還供應冷風,工作人員相對舒適的環境,一改過去肉品分切廠為了保持肉品不變質,整間低溫卻造成工作人員發冷、也不一定能達安全標準的問題。 傳統餐飲業的工作環境,向來潮濕、寒冷、不舒服的感覺,博竑食品新廠導入物聯網,改變作業,監測廠內的CO2、濕度等,提供更舒適的工作環境,如此也有助於提高員工的產能。廚房出身的鄧至廷,清楚廚房與食品加工的工作環境需求,據此設計智慧化的新食品廠房與產線,讓博竑能更加有底氣地邁向國際市場。 ◈博竑食品新廠導入物聯網,改變作業,監測廠內的CO2、濕度等,提供更舒適的工作環境。圖為1樓的前置處理區。 智慧化產線的啟用 讓好廚藝得以傳承 智慧化食品產線的啟用,讓長年惦記如何傳承、保留老師傅的技藝的鄧至廷得到了解方,能夠將老師傅做菜的火候等原來不易傳遞的經驗值有效記錄,化為標準化的參數,並梳理出每道菜的SOP,將參數導入炒食機、蒸氣鍋爐等,甚至由機器手臂來執行。 其次,是無紙化應用。HACCP、ISO 22000等相關認證的取得,實際上需仰賴大量人力去做監控紀錄,除了填寫表單可能造成的誤植風險外,人員如何確實於「監測」這個程序上做到完全相同,基本上就是一道難題。而現在透過物聯網,從雲端就可取出資訊,而且資料更精確,不但有效解決現階段遇到的痛點,甚至可用於未來教育訓練SOP,減少員工作業交接的疏漏。 此外,更完善的管控食品安全,透過物聯網的偵測、記錄,將產品從食材處理、蒸煮烹調到包裝出貨,做一連串的影像生產履歷,既可讓消費者安心食用,也是保護業者自己的一種方式。他說,「我是廚房長大的孩子,想的是如何把食材變食品,而不是靠其他化學添加物」,種種的作法「都是為了讓消費者未來可以真正檢視我」。 ◈各區設備裝設感測器,監測溫度、濕度等,夜間還可自動除濕,連結到手機上可即時掌握食品廠狀況。 致力輸出台灣美食 打開海外市場 廚師背景出身的鄧至廷,對餐飲有很多思考與理想,「台灣一直接收外來的文化,能不能將台灣美食輸出,讓國外的人喜歡台灣料理,不局限於華人?」智慧化的設備與食品廠的建置,正是為進軍海外市場做準備,目前政府正在協助媒合美國、加拿大、澳門、新加坡、日本、韓國等海外代理商。 擁有廚師魂的他,對食物的講究一絲不苟,希望「讓消費者拿到食品後,無腦加熱就可以還原出餐廳的美味」。針對國外消費者的民情、文化與口味特別做了調整,例如佛跳牆,原來熬高湯的雞骨、豬骨會換成魚骨、魚頭,雞肉、豬腳等食材以海鮮替換等。他道出期許:「希望在吃的領域,找到讓消費者覺得我們有價值的地方」。 參考來源:文章內容係由博竑食品有限公司受訪提供,採訪時間:2022/11/17。

  • 金屬中心發行111年Q4「基本金屬供需情勢發展評估報告」,歡迎參閱!
    01.11.2023

    金屬中心每月出版「基本金屬供需情勢發展評估報告」,聚焦國內六項重要戰略金屬,包含鋼鐵、不銹鋼、鋁、銅、鎳及鈦等,持續性觀測各項金屬之供需量價發展情勢,提供即時價格與供需走勢,並進行國內外市場概要分析。本研究又概分為月報及季報兩大類,月報部分,主要提供即時價格與供需走勢,並進行國內外市場概要分析;季報部分除進行更完整之國內外市場分析外,亦將整合專家觀點研判未來量價趨勢、評估對產業的影響並提出因應對策建言。   本次提供「基本金屬供需情勢發展評估報告」111年Q4季報,歡迎下載參閱!   ★ 本案窗口: 金屬中心 企劃推廣處/產業研究組 林建良 (07-351-3121 ext.2391/daniellin@mail.mirdc.org.tw )

  • 112年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 (TMBA) 工具機產業規範推動作業辦法更新公告
    01.10.2023

    各位會員廠商,您好: 依111年8月29日TMBA技術委員會111年第1次審查會議決議辦理, 原【產業規範】子類別調整為【設計規範】, 配合子類別變更,同步調整相關作業辦法並公告,歡迎各位會員廠商參閱。謝謝。   檔案下載    

  • 1/16「軍商兩用清單貨品(含112年1月4日擴大輸俄清單)鑑識暨鑑定實務說明會」
    01.09.2023

    近來國際間擴大對俄羅斯出口管制,鑒於我商與前述地區之貿易相當熱絡,為使我商了解我國貿易貨品輸出管理相關規定,擬辦理旨揭說明會。 本次會議邀請工研院代表針對軍商兩用清單說明管制貨品篩選及鑑定實務,以提升廠商貨品自主分類能力,歡迎廠商踴躍參加! 軍商兩用清單貨品(含112年1月4日擴大輸俄清單)鑑識暨鑑定實務說明會 時間:112.1.16(一)下午3:30~5:00 (下午3時起開放登入會議) 舉行方式:以Cisco Webex軟體視訊舉行,參加者請事先下載webex 視訊會議軟體並申請個人帳號。說明會3日前提供會議連結。 報名連結: https://wlsms.itri.org.tw/ClientSignUp/Index.aspx?ActGUID=BEE71822DB 報名諮詢專線:工研院 (03)5743706陳小姐 議程:

  • 申請輸往俄羅斯之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許可證申請補充說明
    01.09.2023

    國貿局於112年1月4日公告修正「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種類、特定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種類及輸出管制地區」,「輸往俄羅斯高科技貨品清單」修正為「輸往俄羅斯及白俄羅斯高科技貨品清單」,並自即日生效。(公告連結:https://reurl.cc/pZNGY8 ) 國貿局補充輸出許可申請相關說明: 1.相關受管制之戰略性高科技貨品應向國貿局或受委任或受委託之機關(構)申請輸出許可證;申請表單並無改變。 2.倘出口人在公告前已取得國外銀行信用狀或預收款者,可檢附相關證明文件申請輸出許可,惟亦應檢具貨品不涉及武擴之具體事證。 3.相關申請程序詳見國貿局網頁【輸出許可證與進口保證文件申請輸出許可證文件申請】:https://www.trade.gov.tw/ProcessList/ProcessList.aspx?nodeID=4435&pid=6 本案聯絡人:國貿局 (02)2397-7418

  • 2/17「打造綠色供應鏈 佈局國際低碳市場商機」講座
    01.06.2023

    因應全球陸續提出永續發展目標,減碳、淨零,儼然成為企業當前面臨最重大的轉型挑戰之一。 太陽神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集結各界學者專家,協助企業夥伴們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剖析全球淨零碳排趨勢、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以及綠電採購及綠電憑證取得等議題,幫助我商業者提早因應、佈局綠色供應鏈商機。 打造綠色供應鏈 佈局國際低碳市場商機 時間:2023年2月17日(五)13:30 (13:00開放入座) 地點:新竹市東區展業一路2號203會議室(竹科同業公會) 聯絡人:太陽神電力 顏珮宇 (04)37076272 #8034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x1M1V1 一、「國際淨零碳排趨勢」: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到台灣經濟研究院陳彥豪所長現身說法,分析國際碳中和議題最新發展趨勢及各國相關政策、立法,提供企業長期因應之觀點,以提高我商綠色競爭力。 二、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歐盟將於今年試辦「碳邊境調整機制」,適用範圍將從鋼鐵、水泥、鋁、化肥和電力,擴大到氫及相關下游產品。未來預計將持續擴張適用範圍,影響我業者範圍龐大。本次講座除為我商說明歐盟最新法規內容外,也將提供可行之因應措施與建議。 三、「綠電採購及綠電憑證」: 國內近年興起綠電採購潮流,業者藉由採購綠電並取得憑證後可宣告達成企業自身減碳及ESG目標。電證合一之採購模式,可幫助企業在降低生產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之餘亦可確保穩定供電來源,被認為係現行最有效益之減碳方式。  

  • 勞動部職安署112年產業智慧化本質安全提升計畫「現場診斷與技術輔導申請」
    01.06.2023

    ~免費輔導名額有限,善用政府資源,立即申請登記~ 為協助製造產業中機械設備 、金屬製品、基本金屬及電力設備等7大類產業提升產業本質安全,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特規劃全額補助輔導方案,以降低職業災害並促進國內產業穩健發展。 想要提升產業之安全體質嗎?  那就不要再猶豫了‼趕快填寫申請表吧,機會是不等人的喔‼ 1.線上申請🔻(*所屬公協會請填寫:工具機公會,謝謝!) https://reurl.cc/jkeQyD 2.紙本報名表下載🔻(*所屬公協會請填寫:工具機公會,謝謝!) https://reurl.cc/WryyWk     ※聯絡窗口:TMBA工具機公會04-23507586楊小姐angela1225@tmba.org.tw   工安衛協會02-27069896 分機22 黃小姐 hedlee1123@mail.isha.org.tw       

  • 修正「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種類、特定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種類及輸出管制地區」,「輸往俄羅斯高科技貨品清單」修正為「輸往俄羅斯及白俄羅斯高科技貨品清單」,並自即日生效。
    01.05.2023

    一、為防止我國輸往俄羅斯及白俄羅斯之高科技貨品供作生產軍事武器用途,爰公告修正旨揭清單,自原來之第3類至第9類別外,增加第0類至第2類別。出口人輸出旨揭清單貨品至俄羅斯或白俄羅斯,依貿易法第13條第1項第1款規定,非經許可,不得輸出,並應依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入管理辦法規定,向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或經濟部委任或委託之機關(構)申請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許可證,獲准後憑以報關出口。 二、本公告內容及修正清單項目另刊載於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貿資訊網(https://www.trade.gov.tw)。 ♦ 本案聯絡窗口: 1.國貿局 貿易安全管理辦公室 電話(02)2397-7320 2.出口商品技術審查-工研院 沈先生 03-574-3862 ►請下載: 1.國貿局公函 2.輸往俄羅斯及白俄羅斯高科技貨品清單

  • 1/12 「經濟部工業局112年度智慧製造創新加值應用輔導計畫提案說明會」
    01.0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