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info
keywords
Search Result (1379)
  • 修正「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種類、特定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種類及輸出管制地區」,「輸往俄羅斯高科技貨品清單」修正為「輸往俄羅斯及白俄羅斯高科技貨品清單」,並自即日生效。
    01.05.2023

    一、為防止我國輸往俄羅斯及白俄羅斯之高科技貨品供作生產軍事武器用途,爰公告修正旨揭清單,自原來之第3類至第9類別外,增加第0類至第2類別。出口人輸出旨揭清單貨品至俄羅斯或白俄羅斯,依貿易法第13條第1項第1款規定,非經許可,不得輸出,並應依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入管理辦法規定,向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或經濟部委任或委託之機關(構)申請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許可證,獲准後憑以報關出口。 二、本公告內容及修正清單項目另刊載於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貿資訊網(https://www.trade.gov.tw)。 ♦ 本案聯絡窗口: 1.國貿局 貿易安全管理辦公室 電話(02)2397-7320 2.出口商品技術審查-工研院 沈先生 03-574-3862 ►請下載: 1.國貿局公函 2.輸往俄羅斯及白俄羅斯高科技貨品清單

  • 1/12 「經濟部工業局112年度智慧製造創新加值應用輔導計畫提案說明會」
    01.03.2023

  • 1/10「112年度經濟部工業局智慧機械產業輔導計畫資源說明會」(台中說明會)
    12.29.2022

    因全球氣候與環境持續變遷,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永續環境之願景,是目前全 球所關注的重要議題。因此對出口導向為主的臺灣機械業而言,推動淨零碳排也已成為無法 避免的重要課題。 透過智慧機械與創新加值應用等手段,將可協助製造業快速建立具有實用性的應用方案,並 產生具體節能減碳效益。 本活動為協助業者鏈結智慧機械與創新加值應用等政策工具及資源,加速產業達到低碳製造與 轉型,將在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舉辦「智慧機械產業輔導計畫聯合說明會」,並由相關單位到 場說明計畫內容,俾利業者更快速掌握並運用眾多政府資源。 指導單位:經濟部工業局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 時間:112年1月10日(星期二)14:00~16:50 地點: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 3F 巴本廳 303 會議室 (台中市烏日區高鐵東 1 路 26 號) 諮詢專線:精機中心 何先生 (04)2359-9009#356 報名方式:https://www.pmc.org.tw/tw/traning/show.aspx?num=87&kind=5 (一律採線上網路報名) 議程:

  • 2023/1/11【112年iPAS企業數位人才實作培育補助說明會】
    12.26.2022

    因應企業數位轉型趨勢,鼓勵企業開立與iPAS相關之數位轉型優質實作職缺,邀請大專校院當年度應屆畢業生參與實習計畫,或企業內部員工,根據自身需求,並輔以經濟部產業人才能力鑑定做為公正客觀的鑑定機制。藉由政府與企業資源相輔相成,共同養成企業所需數位人才,進而加值留用為企業帶來實質效益。本次活動將針「企業數位人才實作培育補助」計畫進行說明,現場將保留諮詢討論時間以協助企業申請補助計畫。 即日起至112年3月1日止,開放企業申請。協助企業規劃課程、對接能力鑑定考試,以培育數位人才! 感謝企業支持,過去二年已超過110家企業投件。為使更多企業了解iPAS及補助計畫,將於明年1月辦理三場次企業說明會,歡迎有興趣加入iPAS行列的舊雨新知企業代表們踴躍報名。 說明會台中場次:112年1月11日(三) 14:00-16:00 @ PMC第二辦公室1樓訓練教室(台中市西屯區工業27路17號) 報名網址:https://ipas.surveycake.biz/s/m2GV9 企業應用成功案例:https://www.ipas.org.tw/Star/Enterprise.aspx 洽詢窗口:台中場-黃小姐/04-23507585、或洽計畫窗口- 高小姐/03-5915220 活動議程:  

  • TMBA 2023年海外展覽熱烈報名中
    12.26.2022

    本會2023年度海外展覽計畫清單如下,有興趣參展之廠商歡迎至附檔區下載填寫, 傳真至04-23501596或Email本會李小姐 ( ami@tmba.org.tw )。   2023 海外展覽招展如下: 一、熱烈報名中:   1. i-MTAP 2023  (展期:2023/4/26-29) 2022/12/31前報名,享早鳥優惠價。     菲律賓國際機械暨零組件展 (主辦單位:MAI)    報名表下載  徵展公告   2. METALTECH 2023  (展期:2023/5/31-6/3) 2022/12/31前報名,享早鳥優惠價。     馬來西亞國際工具機暨金屬加工設備展 (主辦單位:Informa集團)    報名表下載  徵展公告 3. M-Tech Tokyo 2023  (展期:2023/6/21-23) 2022/12/31前報名,享早鳥優惠價。     日本(東京)國際機械要素技術展 (主辦單位:RX Japan)    報名表下載  徵展公告 4. MTA Vietnam 2023  (展期:2023/7/4-7) 2023/1/31前報名,享早鳥優惠價。     越南胡志明國際工具機暨金屬加工設備展 (主辦單位:Informa集團) 攤位所剩有限,請盡速報名    報名表下載  徵展公告   二、新開放報名: 1. EXPOMAFE 2023  (展期:2023/5/9-13) 2023/1/10前報名,享早鳥優惠價。     巴西國際機械設備暨機床展 (主辦單位:Informa集團)    報名表下載  徵展公告 2. CWMTE 2023  (展期:2023/5/26-29) 2023/1/19前報名,享早鳥優惠價。     重慶立嘉國際機床展 (主辦單位:立嘉展覽公司)    報名表下載  徵展公告 3. MTA Hanoi 2023  (展期:2023/10/11-13) 2023/2/28前報名,享早鳥優惠價。     越南河內國際工具機暨金屬加工設備展 (主辦單位:Informa集團)        報名表下載  徵展公告 4. Manufacturing 2023  (展期:2023/12/6-9) 2023/2/28前報名,享早鳥優惠價。     印尼國際製造工業暨金屬加工設備展 (主辦單位:Informa集團)    報名表下載  徵展公告   海外展覽承辦人:李靜婷( ami@tmba.org.tw ) 、  04-2350-7586  

  • 2022年11月號國際貿易情勢分析
    12.26.2022

    提供國貿局之「2022年11月號國際貿易情勢分析」予各位會員參考。   ■ 我國整體貿易表現: ✓ 2022年10月出口399.3億美元,年減0.5%。受到全球終端需求減緩,塑化與金屬等傳產跌幅擴大,出口連續第2個月下跌。有賴於新興科技應用商機續存,加以國際品牌新品上市效應,出口跌幅較上月縮小。 ✓ 2022年10月進口369.5億美元,年增8.2%。由於國際能源行情續高,且半導體設備採購增加,進口於上月轉跌後再恢復正成長。     ■ 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表現: ✓ 出口方面,2022年10月我國對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大陸、東協、美國、日本、歐盟)之出口,以對日本出口年增18.7%漲幅最高,其次為東協年增11.0%,歐盟年增4.9%,以及美國年增3.1%;惟對中國大陸出口年減3.6%。 ✓ 進口方面,2022年10月我國自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大陸、東協、美國、日本、歐盟)之進口表現,以自美國進口年增20.1%漲幅最高,其次為東協年增18.4%,歐盟年增8.5%;惟自日本進口年減9.2%,中國大陸年減2.9%。   ■ 我國主要貨品之貿易表現: ✓ 2022年10月我國前10大出口貨品中,以電機設備及其零件(HS85)出口206.1億美元金額最高,其次為機械用具及其零件(HS84)出口65.1億美元。以變動情形來看,因國際景氣轉趨疲弱,出口動能受到限縮,以鋼鐵(HS72)年減47.0%跌幅最深,其次為有機化學產品(HS29)年減36.5%。 ✓ 2022年10月我國前10大進口貨品中,以電機設備及其零件(HS85)進口110.5億美元金額最高,其次為礦物燃料(HS27)進口73.3美元,機械用具及其零件(HS84)進口62.2億美元。以變動情形來看,以礦物燃料(HS27)年增55.3%漲幅最高,主要是國際原物料價格居高的帶動,其次為無軌道車輛及其零附件(HS87)年增29.8%,因小客車需求熱絡。   檔案下載: 2022年11月號國際貿易情勢分析

  • 2023.01.05 112年工具機品質規範 公開說明會01 - 凱柏精密【銑削軸轉台/分度盤(C052)】 (視訊會議)
    12.23.2022

    各位業界先進,您好:             工具機公會(TMBA)自109年8月成立「技術委員會」,致力推動工具機產業之產業規範、品質規範, 期待透過鏈結國際標準、業界協力,共同建立台灣工具機產業專屬的業界通用規範。 111年3月本會亦公告工具機產業規範推動作業辦法並建置工具機產業規範資訊平台用以公告相關資訊。 本次將由凱柏精密向業界說明銑削軸轉台(分度盤)進料檢驗之品質規範制訂內容, 誠摯邀請 貴公司一同參加,期待透過業界先進的意見交流,讓工具機產業共好、共榮。   會議名稱:112年工具機品質規範 公開說明會 01 - 凱柏精密【銑削軸轉台/分度盤(C052)】 (視訊會議) 活動時間:112年 01月05日 (四) 10:00-11:40 會議主席:張錦鋒副召集人 (達佛羅 董事長) 會議形式:線上會議 (微軟Teams) 報名連結:http://www.idbevent.org.tw/Events/event_more?id=d2b9bab351a546e0ab78557faef400bb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1年12月31日止 活動議程: 時間 議題 講者 / 主持人 09:50-10:00 線上報到 10:00-10:05 主席致詞 技術委員會 張錦鋒 副召集人 10:05-10:15 工具機產業規範推動說明 TMBA技術委員會秘書處 10:15-10:35 議題01 銑削軸轉台 (C052)進料檢驗說明 凱柏精機 鄭培傑專員 10:35-11:35 Q&A 11:35-11:40 主席總結 技術委員會 張錦鋒 副召集人

  • 【低碳製程案例分享】利百景發展雙軸核心營運模式,將廢液價值最大化
    12.19.2022

    因應全球經貿環境快速變遷及美中貿易衝突,產業應加速朝 創新化、智慧化、高值化發展,為支持國內中小企業升級轉型, 提升競爭力,經濟部於108年6月推出「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協助企業轉型升級。 資策會低碳製成計畫推出至今,在產官研三方合作之下成果斐然,推進臺灣企業高值化,並運用我國在高階人才、資通訊、半導體、物聯網及人工智慧上的優勢,成功輔導轉型,與企業攜手邁向下一哩路。 以下提供成果案例分享: 利百景發展雙軸核心營運模式,將廢液價值最大化 【前言】 位在台南柳營的利百景環保科技公司,是國內專業的溶劑廢棄物處理廠,當大部 分廢棄物處理廠把燃燒後的廢棄物固化掩埋處理,利百景卻思考著如何更進一步「物盡其用」,把廢棄物的價值利用到極致,同時朝向綠色產業推進,透過政府 的協助,加速理想落地的進程,也幫助客戶迎向淨零碳排的大未來。  ◈ 利百景董事長鍾政祐透過政府的協助,提升溶劑廢棄物處理流程,迎向綠色產業的未來。   台灣廢棄物處理的多元挑戰 近年來廢棄物處理產業在環保署的推動下,加上台商回流,事業廢棄物增加,廢 棄物處理廠愈來愈多,這些廢棄物的處理需要特定的設備,大筆資金的投入,而 廢棄物的來源與成分連動台灣的產業變化。   國內處理廠的挑戰在於,廢棄物的來源比國外複雜許多,如廢溶劑來源主要來自晶圓、面板、電子、化工等產業,也造成處理上的複雜度與難度,雖然政府放寬 設廠條件,但廢棄物的處理量能趕不上其產出的量。 利百景成立之時,正值科技業往上躍升,科技廢棄物非常棘手、無處可去。事業 廢棄物依對人體的毒害性,可區分為一般與有害,例如廢溶劑、廢油、焚化後的 灰渣等,在現行環保法規都被公告為有害的事業廢棄物。 董事長鍾政祐表示,公司於 2018 年在台南柳營環保園區設立處理廠,取得甲級 廢棄物處理許可證,即決定招募物理、化學、化工、機械、資訊等不同專業的人 才,目前擁有各類專業證照的人才高達 90%,「因為我們從產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切進廢棄物回收市場,專攻棘手的溶劑廢棄物,並採熱處理與物理處理的雙軸處 理模式,需要不同領域的多元人才」,他補充道。 ◈ 無再利用價值的廢棄物焚化處理,並透過設備轉為能源,供利百景廠內與鄰廠使用。   台灣少數結合物理製程與熱處理的專業廢液處理廠 國內一般廢棄物處理廠收進廢棄物,能焚燒的就焚燒處理,處理不掉的就固化掩 埋;鍾政祐希望提供客戶一個不一樣的廢棄物處理選擇,申請「加速投資行動方 案」,增加熱處理產線,轉型成熱處理與物理處理的雙軸營運模式,成為利百景 的特色與核心競爭力所在。   首先,利百景收受來自於鄰近南部科技園區及各工業區之化工業、油漆業、塗料、合成樹脂、太陽能工業、半導體業、電子產業、油品業、石化材料、製藥業等產 出之廢棄物(廢溶劑),廢棄物進廠後,皆須採樣並經由檢驗課實驗室分析檢驗 其成分,進行允收作業並決定處理模式。 有回收價值的廢棄物採物理處理,經廠內蒸餾製程蒸餾後,對中高濃度廢溶劑進 行純化回收,轉製成工業用的化學溶劑產品售出;無再利用價值的廢棄物則經由 熱處理,在製程中產生的蒸汽,供蒸餾處理及低壓發電設備使用,其餘蒸汽販售 予鄰近的工廠使用,降低成本也減少碳排放。 ◈ 目前利百景有物理和焚化兩種處理方式,未來將導入更多元的處理方式。圖為廠內的精餾處理設備。   再者,利百景盡可能將科技溶劑廢棄物純化、再利用,此舉能在未來進一步告訴 廠商其廢棄物送進來後,經過處理循環再利用,可變成工業的溶劑或轉化為綠色 能源等用途。並透過自身的碳盤查,協助客戶執行碳管理及綠色供應鏈管理,提供客戶更完整的廢棄物處理服務。 利百景以追求最佳汙染控制與淨零碳排為目標,開發出雙軸核心的營運模式,將 科技溶劑廢棄物盡可能地回收再利用,符合當前循環經濟的潮流,也響應國內減廢減碳及全球 ESG 趨勢,不僅自身成為化學原材料製造商,更協助客戶持續向淨零碳排的路上前進。 ◈隸屬於檢驗課的實驗室,將收進廠的廢棄物先分析檢驗,視廢棄物有無回收價值,採物理處理或焚化處理。   創新流程   扭轉舊印象成綠色產業 利百景循環經濟的理念順利推展,正是得益於政府「加速投資行動方案」的助力, 藉此升級設備,產線由 1 條增為 2 條,增加了「熱處理」製程,總產能從 1,080 公噸/月,倍增為 2,160 噸/月;稼動率從原來的 50%提升至 75%,廢棄物處 理項目從原來 2 種溶劑的處理執照,擴充到丁酮、廢離子交換樹脂、廢樹脂、廢油漆、廢潤滑油、廢油混合物……等 17 種,含括多樣化、有害的廢棄物。 所導入的創新流程,蒐集精確的數據,將廢棄物處理作業進一步數據化、系統化, 不僅可讓客戶能更清楚掌握資源回收後的處理流程,也能精進自己的製程,以提 高效率,並作為自身下一階轉型的參考。   鍾政祐也不諱言,「物質不滅」,從事廢棄物處理,難免會有再處理後的空氣、廢棄物產出,但會持續盡力減少排出,例如將渣、灰再資源化,製成產品再利用, 如作為鋪設道路的瀝料、建材等。 利百景在空汙設備上費了許多心思,採用先進的空汙設備以及自行研發的操作流 程,有效降低空汙排放,目前各種汙染物的排放濃度在主管機關標準的 10% 以 下,也將逐步提高自身的排放標準,「期許利百景為業界做一個改變的示範,扭 轉過去被當嫌惡設施的舊形象,成為綠色綠業」。 ◈設備升級,導入創新流程,在中控室可以更精準有效率的察覺並找出製程中的狀況,並蒐集精確的數據,不僅可提供客戶更完整的服務,也能精進自己的製程。    轉戰石化倉儲    可望站上國際儲運舞台 利百景以專業有機溶劑廢棄物處理及循環再利用起家,運用雙軸處理技術成為化 學原材料製造商,因關聯到本業原料的來源,如今更朝向倉儲邁進。2021 年, 利百景在高雄港投資設立石化倉儲的消息傳開,產官各界樂促其成。 鍾政祐透露此一投資幕後的考量,近年來許多產業的化學品使用量愈來愈大,台 灣的化學品製造技術很強,但沒有太多的天然資源,需仰賴進口化學原料,經過 加工外銷,在進出口間他發現倉儲的需求,於是與全球設置有 15 個碼頭儲運站的荷蘭企業史都特(Stolthaven Terminals B.V.)攜手,於高雄港興建石化儲運基地。 為推動舊港區石化產業搬遷政策,高雄港務分公司積極配合,預計石化儲運基地 在 2023 年下半年開始陸續啟用後,可望帶動國內石化產業的發展,也有望成為 國際石化倉儲轉運的樞紐,而轉型為親水、商業及休憩功能的舊港區也將為高雄 帶來嶄新的面貌。從廢溶劑雙軸核心處理廠,轉戰石化倉儲業,利百景正走在升 級轉型的陽光大道上。 參考來源:文章內容係由利百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訪提供,採訪時間: 2022/10/05。

  • 【低碳製程案例分享】寶特瓶再生產業領導者 攻占全球食品業新綠金──亞東綠材
    12.19.2022

    因應全球經貿環境快速變遷及美中貿易衝突,產業應加速朝 創新化、智慧化、高值化發展,為支持國內中小企業升級轉型, 提升競爭力,經濟部於108年6月推出「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協助企業轉型升級。 資策會低碳製成計畫推出至今,在產官研三方合作之下成果斐然,推進臺灣企業高值化,並運用我國在高階人才、資通訊、半導體、物聯網及人工智慧上的優勢,成功輔導轉型,與企業攜手邁向下一哩路。 以下提供成果案例分享: 寶特瓶再生產業領導者  攻占全球食品業新綠金──亞東綠材 【前言】 亞東綠材(以下簡稱亞綠)前身為亞東創新公司,母公司為遠東新世紀 (以下簡稱 遠東新),亞綠是臺灣第一家發展寶特瓶再生工廠,配合母公司開發回收再製寶 特瓶技術(Bottle to Bottle,以下簡稱 B to B),母公司遠東新目前已是全世界最 大的 B to B 食品級再生聚酯粒(RPET;Recycled PET)原料供應商,亞綠與遠 東新從減廢、減碳到淨零排碳為目標,一路乘全球趨勢潮流而上,以創新技術與 母公司遠東新建構產銷一條龍的整合體系,這兩年加碼投資數億元,為亞綠產品 加值,並朝減碳工廠邁進,迎接爆發中的新綠金大商機。   ◈亞綠與遠東新合作生產的RPET產品在全世界PET市場拼鬥10餘年,獲全球飲料大廠如可樂、百事、雀巢等青睞與合作,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B to B食品級再生聚酯粒供應商。由左至右為遠東新世紀綠材群協理張耀聰、亞東綠材總廠長許慶源、副理麥見丞。   綠色奇蹟推手 投入綠色材料 35 年 臺灣的 PET 回收產業起步很早,歸功於有傲視全球的寶特瓶回收機制,目前 PET 回收率高達 97%,堪稱全球綠色奇蹟,這個幕後推手就是亞綠。 回溯至 1988 年,當時政府想解決因飲料瓶從玻璃轉換成寶特瓶,所產生的大量 PET 廢棄物,由遠東集團與新光集團成立的台灣第一家回收處理廠--台灣再生公 司,即因應而生。 2007 年台灣再生公司改由遠東集團獨資經營,更名為亞東創新公司,並陸續進 行一廠第一條產線改機、第二條產線擴建,2014 年更於桃園大潭購地擴建二廠, 2016 年產線正式開始運轉;因應循環經濟的國家政策,以及綠色產品的全球趨 勢,2019 年將回收事業由亞東創新公司分割出來,改名為亞東綠材,不僅是臺 灣最老牌的寶特瓶再生工廠,也成為臺灣 PET 再生原料主要供應商之一。目前 年產能 5.5~6 萬噸,可處理臺灣近 6 成的透明瓶磚量。 由於起步早,加上有遠東集團的資源挹注,讓亞綠的製程技術不斷精進,早期以 短纖產品為主,旨在降低成本。10 幾年前遠東新高層看到市場趨勢,亞綠提升 製程清洗與潔淨能力,讓品質更上一層樓,轉向具高附加價值的長纖及 PET 寶 特瓶原料發展,所產出的高品質回收聚酯產品 RPET,更成為全球食品及紡織製 造業炙手可熱的綠色材料,未來前景看俏。   ◈亞東綠材的主要產品是瓶片(左)與聚酯粒(中),回收寶特瓶經過嚴密的分選、清洗、脫標過程後,產出純淨的的 PET 碎瓶片,經高真空除汙系統與高溫熔融過濾雜質,造粒後便可成為品質優良的 RPET 聚酯粒;再經過母公司遠東新的提黏,變成白色的再生 RPET 酯粒(右),即可銷售給客戶,客戶再經過升溫熔融、射出瓶胚、吹成寶特瓶,形成可永續循環的閉迴圈(closed loop)。     供不應求 RPET 商機大爆發 推動寶特瓶回收再製成食品級包裝容器需要國家政策修改,歐美先進國家早已制 定相關法令執行多年。歐盟自 2021 年 1 月開始,針對不可回收的塑膠包裝徵收 塑膠稅;歐盟及美國部分州政府皆明定,2025 年底前,塑膠包材必須內含 25% 的回收材質,至 2030 年後,歐盟要求提高至 30%,美國加州與華盛頓州更要求 提高至 50%。廠商如果沒有達到標準,將被處以罰金。 國際品牌大廠如可口可樂、雀巢、歐萊雅、聯合利華也紛紛超前部署。可口可樂 設定 2040 年淨零碳排,因此從 2023 年起,部分地區飲料瓶身的 RPET 比率將 提高至 50%,2030 年後,寶特瓶的 RPET 比例須達到 100%。 法令加上品牌大廠的超前部署,讓 RPET 在全球的需求大爆發,呈現供不應求的 市場景況。遠東新主管綠色材料群的協理張耀聰透露,再生固聚酯粒(RPET)剛開 始在遠東新固聚廠生產時,價格同原生酯粒(Virgin PET),現已較原生酯粒高出 許多毛利,且因全世界對於綠色產品推廣逐漸被消費者接受,供不應求的市況讓 新綠金商機無窮。   ◈遠東新與亞綠以回收寶特瓶 RPET 製作環保衣等生活用品,多年來獲得國際運動品牌商採用製造世足賽球衣,讓 Bottle to Fiber 再生環保紗揚名全球。今年也與台積電合作將其運動會收集的寶特瓶再製成運動衫、與 7-11 統一集團合作 closed loop 案,在門市設置回收箱,將賣出的飲料寶特瓶回收再製成制服。     全球最大 B to B 食品級 RPET 供應商 在遠東新年資超過 30 年,調至亞綠約兩年的總廠長許慶源說明,亞綠主要是協 助政府與回收商將廢棄寶特瓶再生利用,減廢與回收再利用是主要的服務方式, B to B 是讓消費者使用過的 PET 瓶子經由回收商收集分類後,交由亞綠的高端 技術設備,進行分選、清洗、脫標、瓶材質選、粉碎、浮除、搓洗、片材質選、 高溫熔融、真空除汙去雜質後造粒,讓 PET 可以循環利用再製成寶特瓶,循環再生。 國外市場對於食品級瓶裝使用 RPET 接受度很高。品牌大廠如可樂、百事、雀巢、 Suntory,針對食用級寶特瓶有一套嚴謹的審查標準,需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 局 FDA、歐盟食品安全局 EFSA 所訂定的 “Challenge test” (擬似污染物測試或稱挑戰測試),目的是要確保回收塑料的超淨流程,能將污染物清除乾淨至符合食品級的標準。 先前台灣法律尚未通過回收的 PET 寶特瓶再使用於食品包裝容器,因此亞綠與 母公司遠東新合作,於 10 年前即搭配全球飲料大廠(可樂、百事、雀巢等),推廣 Bottle to Bottle PET(RPET),產品皆需經過上述嚴格稽核審查認證,才能成為其 合格供應商,且每年這些大廠都會定期來廠稽核生產流程、管理等,確保合乎規 範。這讓與母公司遠東新一起在國外拼鬥 10 年的亞綠,練就一身本領,成為全 世界最大的 B to B 食品級 RPET 供應商要角之一。 國內法令直到今年才通過,亞綠即刻於年中提出申請,是臺灣第一家申請的廠商, 預計核可後會賣給臺灣的統一、可樂等飲料大廠,「但是國內的消費意識尚未與 國際同步,還需推廣跟教育」,許慶源補充,近年來亞綠持續升級除雜質除汙功 能外,也努力降低製造成本,讓 RPET 產品更親民、更易推廣。 ◈總廠長許慶源說明亞綠嚴密把關的回收清洗製程,尚需經過美國FDA、歐盟EFSA訂定的 “Challenge test”,才能成為符合食品級標準的RPET酯粒,用於食品包裝容器。   加速投資兩項目  擴增產能及節能減碳   為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廢棄物產出,朝淨零碳排的集團目標挺進,亞綠持續優化 生產設備,2020 年編列數億元,並申請到經濟部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低 率貸款,於桃園大潭的二廠建置「造粒產線」及「熱值回收鍋爐」兩項目。 造粒項目是在原來的清洗流程後,新增造粒產線,將「回收的乾淨瓶片」經過高 溫熔融與真空除汙、過濾雜質後造粒,製程採用智能&自動監控以確保品質的穩 定,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此項目達到擴增產能,也幫客戶降碳排,RPET 做成 的寶特瓶,比石化原料做成的減少 6 成碳排」,負責二廠廠區管理的副理麥見丞 解釋。造粒項目於今年 3 月產線試運轉,4 月正式生產,至今二廠產能增加約 3000 噸/月,營業額更成長了 80%。 熱值回收鍋爐項目則是投資興建廢標籤熱值回收鍋爐,並導入自動監控系統。過 往清洗線產出的廢標籤與廢水處理廠的汙泥,每月高達 650 噸,皆需委外焚化 處理,現在於廠區內即可自行焚化,燃燒後的熱值經由回收設計可製造蒸氣,供 應給清洗廠所需要的熱源使用。此投資預期可減少清洗廠 9 成的原天然氣使用 量,每月節省委外不斷攀升的處理費達 400~500 萬,降低範疇三的廢棄物移運 碳排,一舉三得。 ◈負責亞綠二廠廠區經營的副理麥見丞,說明RPET做成的瓶身,比石化原料做成的PET減少6成碳排。   一條龍產銷模式  智能化布局 除了工廠持續進行的節能減碳,亞綠也已設定 2050 年淨零碳排里程碑,將陸續 於造粒廠與標籤鍋爐熱值回收廠等屋頂增建太陽能板,預計增加的綠電設備可達 1,746 KWP 的發電量,綠電不足量也會配合集團採購。 總廠長許慶源坦言遠東新是亞綠的富爸爸,「我們持續投資最新設備,改善製程 及品質,與遠東新整合提供一條龍的產銷模式,發揮集團綜效,這是亞綠的競爭 優勢」,因為上下游整合,集團也朝著 Local to Local 方向,當地的廢 PET 瓶於 當地回收後,再銷售至當地,因此近年來於日本東京、美國俄亥俄州、越南、日 本大阪、馬來西亞、中國,皆陸續規劃設置回收一貫廠,從瓶磚、瓶片、造粒、 增黏,到 B to B 酯粒 RPET,以一條龍的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 投資前後,亞綠已從原有的 154 位員工,增員至 209 人,隨著全球各地的設廠, 未來尚需增員至 290 人,技術指導、支援全球新設的回收廠。 ◈占地8000坪的亞綠二廠,後方綠色建物為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所新設的熱值回收廠,前方放置瓶磚的空地,明年規畫投資建造智能化原物料倉庫。   亞綠的下一個計畫是要做智能化布局,遠東新綠材群協理張耀聰透露,母公司資 訊部已建置數據中島系統,智能監控的未來目標是讓主管可用手機即時掌握工廠 運作狀況,也可以瞭解到全球各地工廠的即時生產資訊與運作。   再者,因為寶特瓶的用量夏冬季有明顯落差,夏天需要備足冬天所需的瓶磚量,以往倉庫都是外借,隨產能逐漸突破瓶頸增加,二廠建置倉庫降低移運成本減少 汙染有其必要。因此,明年計畫在二廠原有堆置瓶磚的空地,規畫投資建造智能 化原物料倉庫,以解決原物料倉容問題,並進行智能化管理,此計劃預算高達數 億元,許慶源透露,亞綠也預計會再次申請經濟部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 亞綠以其 35 年的回收經驗,結合母公司遠東新長期對綠色環保及循環經濟的全 球布局,代表了臺灣環保觀念及技術的先進發展,正是以創新科技開展綠色風潮 的最佳典範! 參考來源:文章內容係由亞東綠材股份有限公司受訪提供,採訪時間:2022/11/11。  

  • 2023 巴西國際機械設備暨機床展 (展期:5/9-13) 徵展公告
    12.16.2022

    2023年巴西國際機械設備暨機床展 EXPOMAFE 2023 (展期:2023/5/9-13) 徵展開始!   展覽名稱:巴西國際機械設備暨機床展 2023 展覽地點:巴西聖保羅展覽中心(São Paulo Expo) 展覽官網:https://www.expomafe.com.br/en/home.html   有興趣參展的廠商,請填寫下方報名表回傳本會 李靜婷小姐(ami@tmba.org.tw)或傳真至04-23501596。   檔案下載: 徵展公告 報名表

  •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專利研發成果,歡迎會員廠商洽詢技轉並加值運用
    12.14.2022

    精機中心(PMC)歷年獲證專利分布於工具機產業、產業機械、機器人與智慧化系統、驗證服務及光電材料與塗佈設備開發,歡迎會員廠商洽詢技轉並加值運用! 完整專利資訊,請詳PMC網站:https://www.pmc.org.tw/tw/results/index.aspx?kind=4 洽詢窗口:PMC 林士育工程師 (04)2359-9009 #806

  • 金屬中心發行「基本金屬供需情勢發展評估報告」12月刊,歡迎會員廠商參閱!
    12.13.2022

    金屬中心每月出版「基本金屬供需情勢發展評估報告」,聚焦國內六項重要戰略金屬,包含鋼鐵、不銹鋼、鋁、銅、鎳及鈦等,持續性觀測各項金屬之供需量價發展情勢,提供即時價格與供需走勢,並進行國內外市場概要分析。   本次提供「基本金屬供需情勢發展評估報告」12月刊,歡迎下載參閱!   ★ 本案窗口: 金屬中心 企劃推廣處/產業研究組 林建良 (07-351-3121 ext.2391/danielling@mail.mird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