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具機市場之環境與挑戰(下)
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吳佩玲
受益於印度政府的「印度製造」計畫、基礎設施投資、工業自動化和智慧製造技術的應用,外資流入和供應鏈轉移帶來高階技術和管理經驗,進一步提升本地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儘管面臨原材料價格波動、成本提升、需求難以預測和能源依賴等挑戰,市場仍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企業應了解印度市場現況,抓住相關機會,並事先預擬策略應對挑戰。
印度工具機市場機會
在政策、市場需求及技術的趨勢下,預估印度工具機市場在未來幾年內有顯著的成長機會,主要的關鍵驅動因素也將促進工具機市場的發展,包含政府政策與基礎建設投資、高精度與自動化技術需求、外資流入與供應鏈轉移及內需市場與消費增長,如印度的汽車和零組件、基本鋼鐵以及橡膠、塑料等行業對工具機的需求佔總需求的比例高,這些行業的增長將直接推動工具機市場的需求。
1. 政府政策與基礎建設投資
- 「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透過吸引國內外企業在印度設廠,提升工業機械設備需求。2020年3月推出生產鏈結獎勵計畫(PLI),首批獎勵產業包含大型電子製造業(手機及零組件)、藥品原料、醫療器材,11月增加汽車及零組件(含電池)等10大產業,2021年增加無人機及其零組件等,鼓勵14個重要產業(包括電子、製藥、紡織和白色家電)在印度設立生產基地,並減少對中國進口的依賴。此外,推動半導體等電子產品在地化生產,2021年12月「半導體和顯示器製造生態系統發展計畫」規劃投注7,600億盧比(約100億美元)推動建設相關產業生態體系,補助涵蓋半導體製造、顯示器製造、化合物半導體製造/半導體封測、半導體設計等四大面向。另外於2024年更宣布一連串促進印度電動乘用車製造計畫。
- 基礎建設投資:印度重工業的成長得益於對基礎設施的大量投資,包括公路、鐵路和城市基礎設施等,而重工業需要高精度工具來製造大型機械、工業設備和基礎設施組件,此舉刺激對高階機床的需求。而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採用與推動也有助於提高該領域工具機的效率和生產力。如2021年10月發布「Gati Shakti 擴大基建計畫(NMP)」,匯集公路、鐵路、空運、海運、能源等16部會,目標為印度各經濟活動提供有效率的物流運輸網絡,增加工業生產力,並串聯印度運輸網絡,包含公路、鐵路、港口、內陸水道、沿海航運、海關、機場、大眾運輸、物流等。以及2022年9月17日再發布國家基礎設施管道(NIP)計畫投資1.4兆美元於道路、鐵路、港口、電力等基礎建設,相關基礎建設計畫皆帶動建築設備與工程機械市場。
2. 高精度與自動化技術需求
- CNC工具機需求提升:2024年,印度工具機市場以CNC工具機為主,市佔率超過8成,而傳統工具機市占率僅占約1成多。隨著企業不斷追求更高的生產力和可靠性,工業自動化已成為必然趨勢。企業逐步導入CNC機械、機器人、IoT、AI等技術,提高機械設備需求,導致市場對CNC工具機的需求提升。採用CNC工具機可使製造商在不增加額外勞動力成本的情況下提高產量,並提供缺陷更少的可靠產品。預期CNC機床市場在2024-2029年間的年均增長率(CAGR)將達到12%。
- 對航太與國防產業的重視提升:印度在2024-2025財年國防預算的編列反映出該國在複雜地緣政治中的戰略重點,特別是近幾年與國際關係緊張及因應國內安全等問題。針對2024-2025財年總體預算撥款為6兆2,294億1,000萬盧比(約為743億美元),較2022-2023財年增加了10億盧比(約為1,200萬美元)的預算,位居全球第四,凸顯印度對軍事現代化和自力更生的重視度。而國防工業需要高精度工具來製造飛機零件、武器系統和其他關鍵國防零件,因此預估國防預算將帶動高精度工具機市場,刺激對高階工具機的需求。
3. 外資流入與供應鏈轉移
- 國際企業投資印度:Apple、Tesla、Foxconn等企業擴大在印度的投資,促進機械產業升級。外企投資印度將有助於推動當地機械市場的需求,並擴大印度機械產品的出口市場。同時外資帶來高階技術和管理經驗,亦有助於提升印度本地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準。
4. 內需市場與消費增長
- 汽車產業擴張:汽車產業需要高精度工具來製造引擎零件、變速箱零件和其他關鍵汽車零件。印度汽車出口激增,進一步刺激了對工具機的需求。這一成長主要得益於兩輪車、乘用車和商用車的強勁出貨量。
- 食品加工與醫療設備市場:內需成長帶動食品、醫療、農業機械需求的增加。
印度工具機械市場挑戰
印度工具機市場面臨多項挑戰,這些挑戰影響市場增長和發展方向。首先,原材料價格波動與增加是主要挑戰之一。其次,隨著製造業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小型企業在成本負擔和人工訓練等方面要跟上新技術的步伐較為吃力。此外,需求預測及運輸問題也增加了相關成本,這些挑戰共同影響了印度工具機市場的穩定性和增長潛力:
- 成本挑戰:
- 原物料成本波動:鋼鐵、銅和黃銅等關鍵材料的價格波動直接影響生產成本。由於需求強勁,主要鋼鐵生產經濟體的鋼鐵產量增加,導致鋼鐵價格在過去一年內大幅上漲。此類成本上升將可能迫使工具機製造商調整定價策略,通常將增加的費用轉嫁給客戶,故這對價格敏感的行業需求會產生影響。
- 維修及技術人工:機器需要定期維護以確保最佳性能和壽命。與傳統工具機相比,高階工具機的初始資本投資相對較高,這可能會降低小型企業或預算有限的企業採用意願。此外,工具機的維修和保養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和設備,越高階的工具機的維修人工成本及零組件更換成本越高,中小企業所承擔的成本壓力也更大。
- 需求難以預測及激勵措施不足
-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加上全球貿易情勢及各國貿易制裁措施的影響,導致製造業需求波動,使得企業難以預測和計劃生產量,成本的掌控將變得更加困難。
- 針對機械設備等產業,印度政府缺乏具高吸引力之生產激勵措施,影響機械廠商前往布局之意願。
- 進出口及跨州運輸問題:
- 跨州稅收與法規差異:雖然印度已統一GST(商品與服務稅),但各州仍可能對進口機械設備有不同的稅務規定,如進口關稅、州級補貼、額外通行費等,或是未能妥善處理e-Way Bill(電子貨運單),可能導致貨物在州界被攔截。
- 州際運輸許可:某些州可能對大型或特殊機械要求額外的運輸許可證(Permit),例如超限設備的特別通行證(Over Dimensional Cargo Permit, ODC);或是某些州對超重或超長貨物有限制,可能需要特別許可或改變運輸路線。
- 道路基礎設施、交通限制及治安:印度部分地區(如東北、山區、偏遠地區)道路狀況較差,可能影響機械設備的安全運輸。部分偏遠地區或治安不佳的區域可能存在貨物被盜或損壞的風險。
- 冷鏈與特殊設備需求:部分精密工具機可能需要溫控或防震措施,印度的物流公司並非都能提供高規格的運輸服務。
- 海關與進口檢驗:若機械設備來自海外(如台灣或德國),則在印度進口時可能面臨清關延誤,特別是涉及IS規範(Indian Standards)。
- 供應鏈中斷風險:如大規模農民抗議、罷工、洪水等天災可能影響運輸路線。
- 能源依賴:
- 電力供應不穩定:工具機加工精度要求高,電壓波動可能影響 CNC 機床運行,甚至導致設備損壞。因此印度部分地區(如比哈爾邦、北方邦、東北部地區)仍存在電力供應不穩定的問題,影響工具機的連續運行。
- 電價高且波動大:電價依州而異:如馬哈拉施特拉邦(孟買)電價較高,而泰米爾納德邦(欽奈)有較優惠的工業用電補貼,不同州的生產成本存在差異。而許多工廠在停電時需要使用柴油發電機,但柴油價格高漲會增加運營成本;或部分地區(如德里),政府會加強排放控制,禁止使用柴油發電機,可能影響備用電力來源。
- 政府推動碳中和目標:印度計劃 2070 年達成碳中和,但目前工業部門仍嚴重依賴燃煤發電,減碳壓力大。加上部分跨國企業(如 BMW、Tesla)要求供應鏈使用綠色能源,但印度工廠難以滿足這些要求,可能影響訂單。
圖 8、印度工具機市場機會與挑戰。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2025/03)總結
隨著印度製造業活動穩定成長,印度工具機市場也將隨之成長,例如政府縮減企業稅,以及大力鼓勵印度製造的措施,大幅增加印度製造業數量,從而創造對工具機的需求。整體而言印度工具機市場主要受到多個關鍵因素的驅動。首先是印度政府積極推動「印度製造」政策,吸引國內外企業在印度設廠,提升工業機械設備需求。這些政策包括生產鏈結獎勵計畫(PLI)和半導體和顯示器製造生態系統發展計畫,旨在促進電子製造和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其次,印度的汽車和零組件、基本鋼鐵以及橡膠、塑料等行業對工具機的需求佔總需求的比例高,這些行業的增長將直接推動工具機市場的需求。
此外,外資流入和供應鏈轉移也是推動印度工具機市場成長的重要因素。國際企業擴大在印度的投資,有助於提升印度本地企業的技術水準和生產效率。同時印度內需市場和消費增長也將促進工具機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在汽車、食品加工和醫療設備等領域。
然而,印度工具機市場也面臨多項挑戰,如原材料價格波動及其他成本的管控不易、電價波動及電力不穩定、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及海陸運輸等問題。總體而言,印度工具機市場在未來幾年內有望實現穩定增長,但需要克服這些挑戰以充分發揮其潛力。